最近,老師給了我們一本叫《復興中華從我做起》的書,里面的內(nèi)容非常有教育意義,讓我愛不釋手。
其中有一篇是《沒有紅綠燈的小鎮(zhèn)》我最感興趣。講的內(nèi)容是有一個小鎮(zhèn),里面沒有紅綠燈、沒有斑馬線、路牌、路障一切都沒有。你肯定會想:哇!完了,那個小鎮(zhèn)里的人都要被車撞傷了,那場景,到處是汽車殘骸,血流成河。不,你錯了。那里不但沒有一件交通事故,就連小擦小撞都沒有。我們有有點匪夷所思,為什么沒有紅綠燈,反而交通事故越來越少了呢?當時我繼續(xù)向下看,原來,書上說,把這沒有紅綠燈的路比作溜冰場,就更能理解為什么事故越來越少,雖然溜冰場很亂,但人們能排除困難,有效分享場地,車和車離得很近,但自覺,禮貌和司機對路況的思考判斷可以讓事故減少發(fā)生。
想想我們,幾乎每天最少要發(fā)生一件事故,每年死亡人數(shù)不計其數(shù),小撞小擦更是家常便飯。你自己不但毀了,還把別人給毀了,這樣只能留下無盡的悔恨。而我經(jīng)常在過馬路時都闖紅綠燈,有幾次都要把命搭上,并對媽媽的教誨一肖不顧,還得意洋洋的說:“看,不是還沒撞到我嗎!”那是我踩狗屎運。難道我們就不能素質(zhì)高一點嗎?難道我們就不能多等幾秒嗎?退一步,海闊天空。如果你多等幾秒,可能就挽救了兩家人的性命,如果你不等,結(jié)果是車毀人亡、兩敗俱傷。如果大家互相謙讓,互相理解,我相信,我們的世界會更加美好!
養(yǎng)育我們的是父母,給予我們生存之地的,卻是我們偉大的祖國。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組成了中華民族這一個龐大的家庭,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生活在祖國的保護下,我們都是這個大家庭的一份子。因此,為了祖國強盛而奮斗學習,為了中華民族復興而努力,我們義不容辭。
復興中華,人人有責。,無數(shù)普通人的名字,感動著我們,溫暖著我們,激勵著我們:“最美教師”張麗莉用柔弱的身軀譜寫一曲英勇奉獻的大愛之歌;“最美司機”吳斌用76秒的堅守詮釋責任;“最美路人”周沖托舉失足女童義舉感動網(wǎng)友……這些平凡人的責任擔當演繹著奉獻之美,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擔負著社會的責任。
復興中華,從我做起?,F(xiàn)在,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科技推動物質(zhì)文明,也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精神世界、生活方式。樹立科學精神、學習科學知識、運用科學方法、提升科學素養(yǎng),都成為現(xiàn)代人必不可少的基本能力和素質(zhì)。落后就要挨打,發(fā)展才能自強。這是中華民族先祖為我們留下的血的教訓。我們必須要有危機感和責任感,自覺肩負起民族復興的崇高使命,發(fā)奮圖強,如饑似渴的學習。因為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學習是思想的勞動。學起于思,思起于疑。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維自疑問和驚奇開始?!鼻嗌倌陼r期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一個人在青少年時期比其他任何階段都更能敏銳的洞察世界,更能接受高尚和美好的東西。因此我們要努力學習科學知識,不斷強化科學意識,用科學知識豐富我們的頭腦,用科學素養(yǎng)撐起中華民族前進的風帆。我們現(xiàn)在所能做的也只有努力學習,將來報效祖國。我們要不斷的充實自己,提高自己,豐富自己;同時,注重在實踐的熔爐中增長知識,磨礪品質(zhì),強化本領(lǐng),成為德才兼?zhèn)?、可堪大用的棟梁之材?/p>
復興中華,從小事做起。我們要從身邊平凡的小事做起,把復興中華的理想抱負落實到每一天的具體行動當中。在家做孝順長輩、勤儉節(jié)約、熱愛勞動的“小幫手”;在社會上作熱愛祖國、文明禮貌、誠實守信、遵紀守法的“小標兵”;在社區(qū)和公共場所做愛護公物、講究衛(wèi)生、保護環(huán)境、遵守秩序的“小衛(wèi)士”;在學校做團結(jié)友愛、樂于助人、尊師愛友、善于交流的“小伙伴”;在自己一個人獨處時做胸懷開闊、心理健康、勤奮自立、勇于創(chuàng)新的“小主人”。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么響亮,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每當我聽到這首耳熟能詳?shù)母?,心中的豪邁之情便油然而生,我就會想起最近才讀過的一本書——《復興中華,從我做起》。
翻開書卷,一段段波瀾壯闊的歷史長卷再現(xiàn)眼前。在悠悠的歷史長河中,我們偉大的民族不僅創(chuàng)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還在科學技術(shù)方面作出許許多多令人矚目的貢獻。指南針、造紙術(shù)、火藥、活字印刷術(shù)被世界稱為“四大發(fā)明”;雄偉堅固的萬里長城、氣勢雄偉的秦兵馬俑、宏偉的司母戊大方鼎、壯麗的大足石刻,更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心中的驕傲!
在閱讀中,我也深深感受到中華百余年屈辱史留下的深刻啟示。百舸爭流,不進則退。我們必須有危機感和緊迫感,要自覺肩負起民族復興的崇高使命。近年來,祖國科技事業(yè)飛速發(fā)展。206月16日18時37分,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神舟九號搭載3名航天員騰空而起;6月27日,西太平洋馬里亞納海溝,7062.68米的海底,中國“蛟龍”再次刷新了“中國深度”……一個個振奮人心的捷報,充分展示了我們偉大的民族日新月異的變化和國力的強盛!讀著讀著,一種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從心底迸發(fā)出來,我情不自禁地伏案高呼:“我驕傲,我是中國人!”
復興中華,從我做起!可現(xiàn)在的我能做些什么?
爸爸告訴我:“復興中華應該從每個人做起,從點滴的平凡小事做起。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復興中華是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一室不掃,何以掃天下?”
聽了爸爸的話,我逐漸意識到,自己是中國未來的主人翁,肩上擔負著一份責任。我要不斷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自理、自立的能力。長大后,要成為一個心胸開闊,勤奮自立,勇于創(chuàng)新,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
同學們,請牢記“復興中華,從我做起”!今天我們勤奮學習、銳意進取,明天才能把滿腔的愛國之志化為拳拳報國之行!
一說到科技,人們的腦海里就會浮現(xiàn)出很多畫面,例如:航空火箭飛入太空,蛟龍入海,人造衛(wèi)星成功升空想到得都是些高級的科技。其實,科技離我們并不遙遠,它就藏在我們?nèi)粘5纳钪?,給我們提供了不少方便,讓我們的生活更幸福。
古時候的人類為了思念彼此,常常會飛鴿傳書來表達自己的心意。但是,這樣做既不方便,也不實用,給人類帶來了極大的困擾。到了現(xiàn)在,這個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因為有了手機,它能幫助我們和遠方的親人通話,即使相隔萬里,這份心意都會準時送到,給人類生活帶來了幸福。我想,這就是科技。
科技不僅幫助著我們個人,還幫助著國家,幫它變得更美好,更十全十美。
科技在進步,時代在變化這是我們常常聽到的俗語。那么,科技的進步給我們帶來了什么呢?它帶來了簡便的通訊工具,幸福的生活,安全的感覺,這些都是科技的進步帶來的。那么,科技的進步給國家?guī)砹耸裁茨??它帶來了更多的?jīng)濟,讓國家變得富強;它帶來了更多的發(fā)展,讓國家變得富強;它帶來了更多的資源,讓國家變得富強這些都有著科技功不可沒的功勞,它幫助所有人,讓我們變得幸福,讓國家變得富強。我想,這就是科技。
科技不僅強國,而且讓人類幸福,是一個公平公正的雙稱,有了這桿稱,我們必須好好利用。
隨著時代變幻,我們的祖國逐漸從站起來,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經(jīng)歷了種種磨難,才到達現(xiàn)在世界上最耀眼的東方明珠,使我對祖國的科技發(fā)展有了很大的興趣。
那么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的社會為什么會發(fā)展得那么快嗎?那是因為現(xiàn)在為國而奮斗的人越來越多了,那些奮斗的人,想盡一切辦法為人們,為國家發(fā)明出更精致、更便利的東西,讓人們使用,現(xiàn)在的社會真是方便極了!
在我們生活中有一些新發(fā)明的東西,比如:掃地機器人。掃地機器人不僅會把家里的地掃干凈,而且對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來說,用處很大。掃地機器人如果覺得哪里非常臟,就會反復的清掃,直到掃干凈為止,每天回到家,家里都一塵不染,使人心曠神怡!
還有就是生活在飯館里的機器人,老板在柜臺上悠然自得地看著手機,機器人在當廚師、服務員、清潔工……忙得不可開交。
有時它們也呆在家里,幫家人洗衣服、做飯。尤其是到了新年,它有時陪著弟弟妹妹們玩耍,有時也要幫家人們上菜……我們非常喜歡它。
有了新發(fā)展,我們的國家強大了,我們這些新生兒也豐衣足食了,人們也團結(jié)了,小學生更加努力學習了,我們都想為了國家而努力奮斗,為了這顆璀璨的東方明珠而奮斗。
我們一定要把中國裝飾的完美無缺,中國夢,我的夢。加油!少年!
本期青年大學習我們來到了革命圣地井岡山,學習了“農(nóng)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quán)”這條嶄新革命道路背后的故事。
完成了本期青年大學習我們學習到:凡事皆有兩面性。身處逆境時,我們應辯證地、一分為二地看待問題,不能被事物的消極面所蒙蔽,要看到其積極的一面。這正如一位名作家所言——黑夜給了我黑色眼睛,我卻用它去尋找光明。
歷史的塵煙掩蓋不住世紀的風雨,星星之火能夠燎原,無數(shù)先驅(qū)已將希望的種子撒向人間,綻開了一片爛漫的紅色。即使在21世紀的今日,作為當代大學生的我們,仍然要具有星星之火能夠燎原的'精神。只要有目標,并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一點微小的火光也能照亮前進的方向!
青年興則國興,青年強則國強,演繹出了青年在國家發(fā)展的重要性。
青年在人生的旅途中要選擇好自己的道路,就像系扣子一樣,第一顆扣子系錯之后,其他的扣子都會錯。因此,每一位青年都要系好自己人生的“第一顆扣子”。
本次課程中讓我備受啟發(fā)的16個字是“沒有夢想,何必遠方,沒有信仰,何來力量”。我們首先要設定一個夢想,順著這個夢想,我們才能夠看到遠方。一個人的力量來源于信仰的動力,當一個人有了信仰,才會堅持,這樣他才能夠有力量來完成每一件事。
作為新時代青年,要負擔起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重任的責任,成為有擔當、有勇氣、有能力、有胸懷的`青年人。我們要,牢記使命,堅定不移跟黨走,加強思想道德修養(yǎng),自覺投身于時代的實踐之中,才能不斷檢驗自身水平與時代所需之間的差距,才能立于時代潮頭,引領(lǐng)時代風尚。
在這一期的青年大學習中我們跟隨領(lǐng)學人賈碩老師一起穿梭回到將近一個世紀前的中國,回到了那個中國大地滿目瘡痍、革命者們一次次努力大多以失敗告終的時代,也是革命進行到最困難的時期。伴隨著同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暢想與號召,我黨建立的第一個農(nóng)村革命根據(jù)地——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被建立了起來。
伴隨著根據(jù)地的建立,中國共產(chǎn)黨員們不畏艱險、堅定信仰、敢于挑戰(zhàn)的`精神力量也迸發(fā)了出來。作為新一代的年輕人,我們很幸運能生活在無數(shù)先輩們奮斗搭建起的和平富足的國家,但不代表我們就可以貪圖安逸。中國共產(chǎn)黨是在不斷發(fā)展和進步的,我們應該堅定信仰,堅定立足于先輩們成功的道路,努力奮斗,將先輩們傳下來的鮮紅的紅旗繼續(xù)傳遞下去。
通過這次第六期的青年大學習課堂的`介紹,我收獲了許多新的知識。比如關(guān)于黃河生態(tài)保護方面,我了解并學習了:黃河流域生態(tài)保護修復要堅持以濕地為主,注重濕地的作用。要加強黃河流域濕地保護頂層設計,填補濕地保護空缺。要合理選擇濕地生態(tài)修復方法,強調(diào)自然恢復,保障濕地的生態(tài)用水。沼澤以自然恢復為主,不主張用大規(guī)模工程手段,開展?jié)竦亍吧镦湣被謴汀?/p>
采取綜合手段控制黃河水污染,確保飲水安全,已成為目前黃河水資源管理和保護工作的首要任務。首先要健全我國和黃河的水法規(guī)與標準體系。國家要對飲用水水源保護區(qū)保護范圍的界定,行政管理職責與部門工作協(xié)調(diào),水資源開發(fā)利用原則,經(jīng)濟發(fā)展和生態(tài)保護要求等方面的要求進行確定。
此外還了解收獲了許多其他知識,讓我收獲滿滿。
通過這一期的青年大學習,我深刻認識到中國共產(chǎn)黨在革命道路上的艱辛。中國共產(chǎn)黨發(fā)動了南昌起義,并于最終創(chuàng)立了中國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的正規(guī)軍事武裝力量。而那時的革命領(lǐng)導人,都是朝氣蓬勃的青年人。
身為新時代的新青年,我們應該以他們?yōu)榕枷?,不斷學習黨的知識,愛黨愛國愛人民。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lǐng),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我們作為新世紀的青年,作為社會主義的`接班人,應當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光與熱,用行動踐行自己的夢與想。
強國復興有我,這是每一個中國人的使命和責任。觀看了今年的《開學第一課》,我收獲了許多,也感悟了許多。
節(jié)目中,王博教授介紹了《儒藏》這一寶藏級的儒家文獻收藏,讓我了解到這部巨著的編纂過程是如此辛苦和不易?!度宀亍酚?億字、282冊、510種編纂而成。若要做完全本《儒藏》大約需要10億字,絕大部分人終其一生都很難讀完。然而,這個工程的意義卻遠遠超出了個人的閱讀能力?!度宀亍愤@個收藏儒家文獻的寶藏,不僅僅是一部巨大的文獻編撰工程,更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王博教授還向我們介紹了《儒藏》編纂人湯一介先生的故事。湯一介先生在高齡和病痛的困擾下,仍然堅持完成了《儒藏》的編纂工作。他的堅持和擔當,讓我深受感動。他的話“事不避難,義不逃責”,讓我深刻認識到作為知識分子,我們應該承擔起傳承中華文明的責任和使命。
這節(jié)課讓我明白,中華文明的傳承離不開歷代有志之士的守護和努力。正是因為這些才智橫溢的讀書人,中華文明才能保持五千年來的延續(xù)。他們的辛勤工作和不懈努力,讓我們能夠接觸到中華文明的精髓,并且為我們提供了強大的文化自信和認同感。
作為當代青少年,我們應該立志成為中華文明的傳承者和弘揚者。我們要努力學習中華文明的精髓,傳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為中華民族的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這節(jié)課讓我深刻認識到自己的身份和責任,激發(fā)了我對中華文明的熱愛和對國家復興的渴望。我將以湯一介先生為榜樣,努力學習中華文化,傳承中華精神,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每年的9月1日,是中國孩子們的開學日,也是《開學第一課》的播出日。今天晚上八點,我準時與倆娃一起收看了這期精彩的節(jié)目,感受頗深。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主題為“強國復興有我”。該節(jié)目立足時代前沿,從傳統(tǒng)文化、文明探源、生態(tài)文明、鄉(xiāng)村振興、國防教育、科技創(chuàng)新等多個方面出發(fā),采取多地、多主題實景課堂全新模式,帶領(lǐng)學生走入田間地頭、國家公園、文化地標,縱覽祖國大好河山,在“行走的課堂”中領(lǐng)略中國歷史、領(lǐng)悟中華文明。
在眾多嘉賓中,戰(zhàn)場上的飛行員陶偉和首次駕駛殲-20飛機為第九批志愿軍烈士遺骸歸國護航的飛行員張威讓我留下深刻印象。他們讓我們見證了解放軍戰(zhàn)士不畏犧牲、保家衛(wèi)國的無私精神。
在天地連線的太空課堂上,正在天上執(zhí)行任務的神舟十六號乘組為廣大青少年送上了一份開學禮物,告訴我們在成長過程中要有不斷探索的進取心、求知若渴的好奇心和堅如磐石的初心,鼓勵我們樹立志向,投身到全面建設航天強國的新征程中。
這期節(jié)目用多種方式,包括借喻、明喻、暗喻,彰顯人與自然、民族與國家的緊密聯(lián)系,使整個節(jié)目生動而有趣。三段排比更是點睛之筆:“不斷探索的進取心、求知若渴的好奇心和堅如磐石的初心”讓人們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行走的課堂”讓歷史變得親切而有血有肉;“解放軍戰(zhàn)士不畏犧牲、保家衛(wèi)國的無私精神”讓我們刻畫出面對前方和平發(fā)展的今天,國家安全意識的重要性。
我相信,未來的我們將繼續(xù)奮斗,在這個偉大的國家建設中為祖國的強盛、復興再接再厲?!堕_學第一課》展示了中國青少年一往無前進取的精神風貌,讓我們對青春抱有更大的信心,助推新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強國復興有我,少年立志強國!”9月1日晚上八點,我和父母已經(jīng)守在電視機旁,等待著今年《開學第一課》的播出。隨著美妙的音樂響起,開學第一課映入我們的眼簾,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強國復興有我”。
在節(jié)目中,通過王博教授對《儒藏》的講解,我了解到了《儒藏》這個寶藏級的儒家文獻收藏,以及整理這些文獻的艱巨任務。收藏儒家文獻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保存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更是為了讓我們能夠了解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了解影響了我們兩千多年的思想。我被《儒藏》工程首席專家王博教授所介紹的湯一介先生深深感動。他為了完成《儒藏》的編纂工作,不顧自己的健康狀況和年齡,堅持不懈地工作到生命的后一刻。他的堅持和奉獻精神讓我深受啟發(fā)。
中華文明的傳承需要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努力。我們不能僅僅是被動地接受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更要積極主動地去學習、理解和傳承。正如湯一介先生所說:“將中華文化發(fā)揚光大,是知識分子應有的對國家對民族的擔當與職責。”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肩負起這份責任,為中華文明的傳承和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同時,這堂課也讓我認識到,中華文明的復興需要我們每個人的努力和奉獻。無論是在學習中,還是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們都應該以積極的態(tài)度去追求卓越,為國家的發(fā)展做出貢獻。我們每個人都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參與者和見證者,我們的努力和奉獻將會為中華民族的復興添磚加瓦。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我深刻認識到了中華文明的偉大和寶貴,也明白了我們每個人肩負的責任和使命。我將懷著對中華文化的熱愛和敬畏之心,不斷學習、傳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中華民族的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我相信,在我們每個人的努力下,中華民族必將實現(xiàn)偉大復興的夢想。
9月1日晚上8點,中央電視臺播出了《開學第一課》節(jié)目。從匯聚文明瑰寶的國家版本館到記錄人民空軍奮斗史的航博館,從“雙世遺”武夷山國家公園到江蘇鎮(zhèn)江現(xiàn)代化農(nóng)場,從位于世界屋脊的“拉索”到浩瀚宇宙的中國空間站……我感受到了祖國強大的力量!我為出生在如此富強民安的國家深感自傲!
“八一勛章”獲得者、時代楷模、全國脫貧攻堅楷模、__大代表、航天員、科學家、文化學者……看完他們的奮斗故事,我久久不能平息。身為一名高中生,我深知祖國的復興之路必定有我,作為祖國新一代的奮斗者,我應該向《開學第一課》節(jié)目里的各位前輩一樣,越在困難時期,越要站在攻堅克難前沿,遇到困境時要敢為人先、干字當頭、勇于擔當、敢于作為,以青春之“我”,腳踏實地為祖國復興之路,付出綿薄之力。
我依然記得,“感動中國”給杜富國的頒獎詞——“你退后,讓我來”,6個字鐵骨錚錚,以血肉擋住危險,哪怕自己墜入深淵。杜富國憑著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永不言棄的韌勁,杜富國戰(zhàn)勝了傷痛和殘缺,當?shù)弥皇谟琛鞍艘粍渍隆睍r,我為之鼓舞和欽佩!
不僅是杜富國,獲得時代楷模的白晶瑩,積極推動蒙古族刺繡非遺文化傳承保護和創(chuàng)新發(fā)展,籌劃建立國內(nèi)大的蒙古族刺繡扶貧車間等,共帶動內(nèi)蒙古科爾沁右翼中旗2。6萬名婦女參與蒙古族刺繡產(chǎn)業(yè),帶領(lǐng)貧困地區(qū)農(nóng)牧民婦女開拓出了一條脫貧致富的新路子。
36歲北航教授“變身”中國空間站首位載荷專家的桂海潮,在少年時期就有航天夢。高考時,桂海潮以縣城理科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宇航學院飛行器設計與工程專業(yè)。9年時間,桂海潮一路攻讀完博士學位,繼而赴國外從事博士后研究,并在國際頂尖期刊發(fā)表近20篇SCI學術(shù)論文,成績斐然。通過層層嚴苛的選拔后,桂海潮以載荷專家的身份加入我國第三批航天員隊伍。
這些鮮活的案例,不斷地在激勵我要堅守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要將自身報復投身在祖國的建設之中,以青春熱血報效祖國。一百多年前,一群高舉馬克思火炬的新青年,用鮮血與生命探索“中國該往何處去”的道路,一百多年來,無數(shù)熱血青年在中國建設發(fā)展中奉獻自我的青春,一百年以后,新時代青年在天安門廣場發(fā)出“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時代強音。
觀看2023年開學第一課《強國復興有我》之后,我深受觸動和啟發(fā)。這堂課以文化傳承和中華文明的起源為主題,通過介紹《儒藏》工程編纂的故事,讓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性和影響力。
節(jié)目一開始,王博教授給我們講解了《儒藏》名字的由來?!度宀亍肥鞘詹厝寮椅墨I的大寶藏,所以稱之為儒藏。然后接著講解了《儒藏》由2億字,282冊,510種編纂而成。若要做完全本《儒藏》大約需要10億字,絕大部分人終其一生都很難讀完。聽完王博教授的講解,讓我了解了原來一部文獻的編纂是如此繁雜。
通過《儒藏》工程的介紹,我了解到這是一項龐大而艱巨的工作。整理和編纂《儒藏》需要耗費巨大的力氣,而且?guī)缀跏遣豢赡芡耆瓿傻?。然而,這項工作的意義卻遠遠超出了它的規(guī)模。通過《儒藏》,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深入了解影響了我們兩千多年的思想。它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民族的精神財富。
在節(jié)目中,王博教授向我們講述了《儒藏》編纂人湯一介先生的故事。湯一介在高齡和病痛的情況下,仍然堅持著這項工作。當被問到為什么要編纂《儒藏》時,他堅定地回答道:“將中華文化發(fā)揚光大,是知識分子應有的對國家對民族的擔當與職責。”這句話深深地觸動了我。湯一介先生的堅守和擔當精神令人敬佩,他的奉獻精神和對中華文化的熱愛讓我深感自豪。
通過這堂課,我意識到中華文明的傳承需要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努力。我們作為中華兒女,應該了解中華文明的起源和發(fā)展的歷史脈絡,傳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正如湯一介先生所說,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肩負起對國家和民族的責任,為中華文化的發(fā)展和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