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的腳步越來越近,20--年也即將離我們遠去,今天我們在神筆同步作文班觀看了一部電影——《媽媽咪鴨》。
電影《媽媽咪鴨》講得是一只名叫“大鵬”的大雁,大鵬和女友“金晶”調(diào)情時不小心沖散一群鴨子,接著大鵬遇到兩只,脫離鴨群的鴨子“淘淘”和“憩憩”,它們商議一起遷徙,一路上淘淘老是叫大鵬媽媽,速度還慢,大鵬惱羞成怒,一氣之下找了一根繩子將陶陶拴在自己腿上,后來憩憩和淘淘來到桃源谷——烤鴨店,大鵬拼命救出淘淘和憩憩,又躲過了一只瘋貓的追殺,最后大鵬找到了自己的責任與擔當。
“……愛你的人,關(guān)心你的人都會不見了!”這是影片中的一句話,它深深打動了我,這句話告訴我一個道理,如果你不珍惜所有親人對你的愛與真心,你什么也不會得到。
看了這個電影,我發(fā)現(xiàn)以前我好多事情都沒有做好,比如:不好好掃地,不好好看書,作業(yè)寫得也不認真,拖地呢,也是隨便拖一下就可以了,字也寫得不行,從此我下定決心,我一定要把這些事情做得更好。沒做好的事情,重做一遍,承擔起“小小家務(wù)員”的職責。
感謝這部電影,讓我懂得了責任與擔當。
窺古展今文如江,泛舟學(xué)海水泱泱。物格知至文可相,手閱文學(xué)始留香。
——題記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姍姍來遲,一彎殘月仍高懸空中,我會想起“殘月皓煙霧”;當正午陽光正烈,四處樹蔭正濃,我會不禁輕吟:“樹蔭滿地日當午,夢覺流鶯時一聲”;當傍晚斜陽依偎著西山,我會嘆道:“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當夜晚明月高懸,蟬兒在清風里長吟,我便不由想到“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一天中的每個時光,都有詩詞相伴,在文學(xué)中徜徉,總會心生一股清幽典雅之意。古人常說“心靜自然涼”,也莫過于此。
當我想一步登天之時,總會想起“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中國古典文學(xué)教會我,做事要循序漸進;當我做事想要放棄時,又回想起“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中國古典文學(xué)教會我持之以恒,絕不半途而廢;當我遇到難題,百思不得其解時,而后總會想到“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現(xiàn)在的許多人,寧愿把時間花在看那些不切實際的言情小說,也不愿一瞥積滿灰塵的中國古典文學(xué)作品。在許多人眼中,這些文學(xué)作品都是些苦澀難懂的書,而相比之下,言情小說就顯得引人入勝了些。
隨意走到哪里,總有人談?wù)摰溃骸按议L發(fā)及腰,少年你娶我可好”之類的流行小說用語,然則古典詩詞就比不上這些嗎?“山無棱,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的海誓山盟;“在天愿做比翼年,在地愿為連理枝”的情意綿綿;“君當如磐石,妾當如蒲葦。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zhuǎn)移”的??菔癄€,怎樣都要比荒謬怪誕的言情小說。
總而言之,走近中國古典文學(xué),是對精神的陶冶,靈魂的洗滌,心靈的洗禮;走進中國古典文學(xué),為心靈取得一抹淡淡幽香。
龍門石窟,不愧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稱號,從自然特點來看,兩岸山崖之間伊河從中穿過,故古稱伊闕(PS:伊闕之戰(zhàn),戰(zhàn)國時代秦國名將白起曾在此地全殲韓魏聯(lián)軍24萬),而實地觀察其景確實頗有氣勢,又在古都洛陽南郊如同南天門一般,由此可說,“龍門”之謂,非虛言也。
至于雕刻的各種石窟,即使是我這種對佛教史、石窟建造、雕刻藝術(shù)等方面并不了解的人也同樣嘆服其數(shù)量之多、地位之重、工藝之精湛、內(nèi)容之豐富。真的是令人嘆為觀止!
龍門石窟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時代(公元494年),之后歷經(jīng)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五代、宋等朝代連續(xù)大規(guī)模營造達400余年之久。可以想見,距今最早要有1500年之久的古代,修建營造這些石窟是十分艱難的。尤其是最為出名、最為壯觀修建于唐高宗時期(公元675年完工)堪稱龍門石窟標志的“奉先寺”(原名大盧舍那像龕),所雕佛像恢弘壯麗,卻讓人“敬而不懼”,極具美感和藝術(shù)性,稱之為栩栩如生也不為過。在沒有電鉆、雷管、炸藥、升降臺的一千多年前,這樣的工程只能是“國家工程”,是要以無數(shù)工匠付出的汗水甚至鮮血為基礎(chǔ),外部要有深厚的文化環(huán)境以及大唐帝國強大的物質(zhì)實力才能實現(xiàn),故我稱之為文明結(jié)晶、盛世杰作!
香山寺,被稱作洛陽八景之冠,的確不錯,我今日也才終于知道白居易香山居士的由來(因其晚年隱居于此故自號香山居士),香山寺旁蔣介石也曾修建住宅,不得不說此地修的辦公室比南京總統(tǒng)府里的寬敞舒適,而掛的老蔣照片也多了一點。
白園是白居易的墓園,白居易之墓比白馬寺中狄仁杰(一說武后男寵薛懷義)的某梁國公之墓都要豪華。在此地也有來自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致敬白居易的紀念碑。日本的紀念碑是高度評價和感激白居易的,因為白居易的作品確實深刻影響和啟發(fā)了日本文學(xué),例如在寫于十一世紀的日本第一部長篇小說《源氏物語》中,引用白居易詩歌多達九十多次。
由此我又有兩點感想,一是如同蘇東坡所言“曹孟德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以及曹孟德之子曹丕所說“蓋文章,經(jīng)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所體現(xiàn)的,很多政治家,軍事家在當時無論權(quán)勢再如何滔天,對于千百年后都是浮云罷了。而真正能夠直擊滌蕩心靈的,還是包括文學(xué)在內(nèi)的藝術(shù),生時并不得志的李杜、梵高還是白居易,在后世通過時間證明了他們永恒的值得為人永遠記住的價值(這其中也包括曹孟德,他同樣是位相當杰出并留有深淵影響的文學(xué)家)。二是也由此可見,中華文明對于古代整個東方世界的深刻深遠影響,這種影響是持續(xù)至今,浸潤在每個人骨子里的。所以,身為中國人的你我他們,應(yīng)當具有理所應(yīng)當?shù)奈幕孕?
旅行不僅僅是游歷,也是磨礪。無論大雨,還是酷暑,都為旅行帶來的極大不便,但最終我們還是克服了。王荊公曾云:“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當然,并不滿足這些地方的就一定是奇觀,今日山路上有很多“險地”上去其實看頭也不大,但還是無一例外的都走了一遍,自然,王荊公的話也不僅僅講的旅行,更是一種在他日后敢于“與全世界作對”堅持變法體現(xiàn)出來的“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的人生境界。
近日參加了所團委組織的《中國藍盔》觀影活動,在沒看電影之前我一直在想,中國藍盔是什么?難道講的是一群戴著藍色頭盔的中國軍人的故事?電影開始,果真跟我想的一模一樣,只不過這部電影講的是我們中國組建的維和隊去打擊x分子的故事。
影片講述了當下中國維和部隊官兵在非洲堅決執(zhí)行主席指示的“構(gòu)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國方針、嚴格履行聯(lián)合國賦予的使命,派出了以“兵王”杜峰為首的作戰(zhàn)小組冒著生命危險,從x分子手中救出聯(lián)合國調(diào)查組,從而阻止了一場一觸即發(fā)的戰(zhàn)爭,維護了難民營的生活秩序、保障了難民們的生活權(quán)益。但是年輕的戰(zhàn)士也在這次行動中為了維護非洲的和平而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軍人是神圣而光榮的職業(yè),同時也是具有極高風險的職業(yè)。尤其是邊疆部隊和境外維和部隊的危險指數(shù)最高,有人說他們是就是生活在刀尖上的人,的確形容很恰當。
相比前兩種部隊形象,我們普通老百姓更容易接觸到的是普通的軍人和警察,而大部分人對于邊疆部隊和境外維和部隊并沒有太多了解,尤其是境外維和部隊,了解的人更是知之甚少,鮮少有人真正的去了解他們的生活和處境,也難以想象他們每天承受著怎樣的危險和責任。
電影《中國藍盔》作為我國第一部講述維和部隊現(xiàn)狀題材的電影出現(xiàn)在大銀幕,是觀眾的榮幸,更是電影行業(yè)中有意義的一部作品。片中用相對寫實的手法,展現(xiàn)出了維和部隊在境外的工作內(nèi)容、工作情況和工作狀態(tài),他們是真正的高危行業(yè)者,因為人在境外,陌生和環(huán)境和陌生的人群,一切都是未知,在這種環(huán)境下工作必定需要很強的適應(yīng)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同時又要具備震懾別人和保護自己的能力,著實不易。
《中國藍盔》雖然是展現(xiàn)維和部隊的現(xiàn)狀和偉大,更是從另一個維度讓我們看到了這群不怕死的戰(zhàn)士們內(nèi)心中的信仰,他們對國家的熱愛,遠遠超過了自己。他們對工作職責的使命感,更是超越了生命。生長在這樣一個安全有保障的國度,我為我有這個強大的祖國而感到深深的自豪!
昨天我學(xué)了初中的第一篇文言文《童趣》,它的作者是清代文學(xué)家沈同。我讀完后深深體會到了中國語言文學(xué)的博大精深。這個令人入迷的文字就是——文言文。我小學(xué)的時候受文言文版的《三國》,《水滸》的影響,接觸了一篇文言文——諸葛亮的《誡子書》。這篇文章不僅僅只是諸葛亮寫給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更是世代學(xué)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xué)也。非學(xué)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xué)。淫漫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 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fù)何及!”這就是《誡子書》的原文。 這篇文章不長,甚至很短。但只要讀懂它的人一定會說“英雄所見略同”,就一定會佩服這個才高八斗,學(xué)富五車的作者諸葛亮。 諸葛亮就是想告訴我們學(xué)習得靜下心來,不要浮躁,要珍惜光陰,刻苦學(xué)習才會有大作為。這篇文言文的中心句子就是“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边@句話讓我深刻體會到人不追求名利,生活簡單樸素,就能顯示出自己的志趣;如果不追求熱鬧,心境安寧清靜,就能達到遠大目標。諸葛亮當年躬耕于南陽,保全性命于亂世,他不求為諸侯做事,放棄了功名利祿。在劉備三顧草廬后,助劉備與東吳聯(lián)盟共抗曹操,后又輔助劉禪,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諸葛亮一生都在追求“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的生活,這樣的生活才有意義。 而我也向往這種生活。
人固有一死,或輕于鴻毛,或重于泰山。有一種選擇,叫做向死而生。靈魂從肉體的死亡中重生。走過美麗的彩虹橋,走向祖靈的狩獵場。
這部電影剛開始是一群看似“野蠻”的人在追一頭野豬,他們的穿著看起來非常原始,他們的額頭,還有下巴,上面有刺青,這刺青是成年的標志,而成年是勇敢者的專屬,勇敢者成年的考驗是“出草”——砍下一顆人頭,雙手沾滿鮮血——血祭祖靈!成為一個“賽德克·巴萊”——真正的人!
這部電影剛開始就突出了主人公——莫那魯?shù)?。從他第一次出草就表現(xiàn)出的不達目的不罷休,面對追殺時的鎮(zhèn)定自若的逃生。都使得他的“王者”形象更加突出。印象最深的是他的眼神果敢堅毅,其中一個片段,因為兒子婚禮上的不愉快,他給那個日本警察去道歉,日本警察豢養(yǎng)的狗在狂吠,他一個眼神兒的狗就不叫了。
這部電影主要講的是由于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在甲午中日戰(zhàn)爭戰(zhàn)敗后簽訂《馬關(guān)條約》,割臺灣給日本,這給臺灣人民包括主人公所屬的高山族同胞帶來了極大的傷害。為此,我們一定要勿忘國恥,牢記使命。
莫那魯?shù)?,為了反抗日本侵略者,靠買火柴一點一點積累了一筐火藥,他為這次起義默默地準備著!不聲不響,不卑不亢的準備著。這一片段反映出他反抗意識從未泯滅,反抗意志從未消沉,而且非常沉著。這難道不是那個年代中國人民的集體畫像嗎!
但是事實上,看完整部電影時我更佩服的是那些女人、孩子。為了給握槍的男人們省下口糧、為了讓他們斷了后顧之憂、也為了在戰(zhàn)爭中不遭遇羞辱而選擇集體自縊……懸在樹干上瘦弱的軀干啊,你們承載了英雄末路的壯烈,成全了賽德克巴萊!
一個民族,12個部落中有六個部落幾近全滅!這就是日本人口中的“野蠻”人!!!誰是野蠻人,近代史有一本厚厚的賬簿記錄著!
影片的最后,編劇借日本軍人的口告訴世人 :“這300名戰(zhàn)士抵抗數(shù)千名大軍,不戰(zhàn)死便自盡,……在這遙遠的臺灣山地見到這群令人敬畏的戰(zhàn)士……”
中華民族的每一份子都是不可小視的!
電影狗十三講述了13歲初中生李玩因父母離異,從小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爸爸在婚后生了個兒子不敢告訴她,為了女兒開心買了一條狗送給她。
孤獨無助的李玩在弱小的小狗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給小狗取名叫愛因斯坦與它同吃同住。在獨自一人的青春時光里,愛因斯坦是李玩溫暖的存在。
可惜有一天,爺爺在買菜時不小心把它弄丟了,李玩急瘋了,一家一家的敲門尋找,全家人面對固執(zhí)的李玩不知道怎么辦?
繼母出了個主意找了一個同品種的小狗冒充,大家一起演戲硬說是愛因斯坦,李玩否認,確被大家說她不懂事,逼著李玩承認這條狗是愛因斯坦。
李玩很絕望,學(xué)著大人的樣子喝酒。爸爸很生氣當著爺爺奶奶的面狠狠的打了李玩,在爸爸拳頭下李玩低頭認錯了。從這一天起李玩像個大人一樣藏起了自己的想法和脾氣。
她學(xué)會了把棱角藏起來,所有情緒都深深埋在心里。(狗十三)的海報有這么一句話:每一場成長都是兇殺案。在李玩的青春里,有多數(shù)人成長路上的無奈和服從。她代表了中國家庭中孩子不幸的樣子
教育是啟發(fā)引導(dǎo)孩子自我發(fā)展之路。而不是讓孩子按照既定的路線發(fā)展。給孩子足夠的成長空間,讓孩子實現(xiàn)真正的自我成長。孩子是父母血液的延續(xù),但他們也是獨立的生命個體,他們的選擇需要受到父母的尊重,尤其是父母的尊重.
新年民族音樂會,慷慨激昂、氣勢恢弘。其中的《瑤族舞曲》,讓我心醉神迷了。
初聽此曲,仿佛在一個暖春的清晨,濛濛細雨漂漂然灑在我的面頰上,那種潤澤肌膚感覺,頓覺舒暢。清新的微風撩動我的衣角,像愛人的在我耳邊輕聲耳語的鼻息。而我此時徜徉在青石板路的小道上,石板上的濕,如此明亮,如同涂了一層薄的柏油,走起來油膩一般。
走著走著,好像走到了一個花園里。群花還沒有睡醒。那小雨悄悄的洗掉了她們的塵埃,于是她們的美麗光澤變得煥然一新。被洗凈的浮華下,我看到平日太陽下曾經(jīng)有過的嬌艷的紅,高雅的紫,和純潔的白。以前那般錦繡,如今都懶洋洋的,卻也如此的美不勝收,如同一個卸去妝容的素顏美女。這是春來的困意嗎?
突然,驚雷想起,驚起了一片芬芳,這濃濃的雨幕淹沒了香氣。綿綿東風送來一縷縷餓了般的花香,夾雜著潮濕的泥土的腥味。那是剛剛睡醒的群芳,居然發(fā)現(xiàn)在她們酣睡的時候,有人闖了進來,惱羞成怒了。我慌忙跑出園外,園外的田和泥沼里,新插著稚嫩的秧,少壯的麥,路邊是點綴嫩芽的垂柳,一起散發(fā)出雨后蒸騰出氣。這些美麗的綠色在雨幕中快活的沐浴著,鼻子里聞到的是春季特有的味道,閉上眼睛都是愉快。
我耳中聽著美麗的旋律,眼中卻看到的是一片美景,心中跟著節(jié)奏起伏,時而開心時而憂愁,如同被取代了大腦的控制權(quán),腦中只有這個樂曲,時高時低,時快時慢,聽著聽著,世上就只有它了。